FRM常识科普丨巴塞尔协议成长记
行业资讯 | 2018-11-29
金融界有一帮家伙,他们不偷不抢,却能依靠一纸文书让所有金融机构都臣服于他们,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这帮家伙美其名曰“巴塞尔委员会”。
这些年来,委员会的长老绞尽脑汁相继颁布了一份又一份的监管条文来约束各国的金融机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名闻天下的巴塞尔协议这一路上的成长历程吧。
20世纪70年代初,原联邦德国的赫斯塔特银行、纽约的富兰克林国民银行相继倒下,1975年,在国际清算银行的发起和支持下,“十国集团”和瑞士、卢森堡的央行行长在瑞士巴塞尔举行会议,讨论跨国银行的国际监督和管理问题,成立了常设的监督机构“巴赛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一个响当当的组织就这样神奇的诞生了。》》更多金融FRM相关问题点我咨询
20世纪80年代初,在与债务危机有关的国际风险不断增长的同时,主要国际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却呈下降趋势。可怕,这莫不是危机的征兆?面对如此窝心的局面,委员会里的长老们怎么能善罢甘休呢?为了阻止其银行体系资本充足率的进一步滑坡, 1988年巴塞尔委员会制定并通过《统一资本计量与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即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赫赫有名的《巴塞尔协议》了。
20世纪90年代后,在金融创新的不断推动下,金融衍生工具及交易迅猛增长,银行业也越来越深入地介入到这些衍生交易中,金融市场的波动对银行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从国际环境来看,巴林银行、大和银行等几起震惊全球金融界的大案基本上都是由于市场风险管理失控而引发和导致的。为应对新的国际金融形势,委员会的长老们更是坐立难安,于是大家相聚在一起,集思广益,耗费大量脑细胞,顺应时代的变化推出了更加具有风险敏感性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大量企业破产倒闭,一时间失业率陡增,全球经济都陷入低迷状态,最后扩散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可给巴塞尔委员会敲响了警钟,他们下定决心,要好好管管手下的弟子们,于是在2010年提出了对资本监管更为严格的《巴塞尔协议3》,以加强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简言之,《巴塞尔协议3》在原来的基础上,不仅上调了针对银行的资本充足比例要求,而且注重银行资本的质量,并配合以流动性约束,为的就是好好保护手下的弟子们可以 “长命百岁”,同时也对得起市场的信任,这下可苦了这帮忠心耿耿的大臣了,不但要预留的money多了,能make a lot of money的金融业务也少了。没办法,谁让咱官小呢o(╥﹏╥)o
完善下表,48小时内查收全套FRM备考资料
FRM官方交流群:909308278(点击直接加群)
▎来源金程FRM,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金程FRM。原创文章,欢迎分享,若需引用或转载请保留此处信息。
相关标签 FRM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