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M杂谈丨为什么英国可以成为TOP1全球金融中心?
FRM职业发展 | 2018-04-30
根据一期的GFCI(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显示,伦敦、纽约、香港为全球前三大国际金融中心。GFCI是权威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指标,由英国智库Z/Yen集团编制,于2007年3月发布,并于每年3月和9月定期更新以显示金融中心竞争力的变化。
英国作为老牌金融帝国,高居榜首自有其缘由,今天就来探索下英国金融业的前世今生。
与世界上其它的金融业比较,英国的金融业有着显著的特点:
第一:强大的金融监管体系
第二:英国金融城原作模式
第三:英格兰银行的重要地位
英国金融监管体系
英国在金融领域长期奉行自律管理为主、监管为辅的自由主义政策,直到20世纪70年代,金融监管都通过非法定形式进行,主要依靠市场约束和行业自律。
2008年,金融危机使英国金融业遭受重创,成为受波及严重的之一,政府终于决定对金融监管体制进行彻底而全面的改革,其核心思想是构建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银行——
《2009年银行法》确立了英格兰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在维护金融稳定中的核心地位,成为此次英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前奏。》》更多金融风险管理问题点我咨询
宏观审慎监管体系下的超级央行和“双峰”监管
2013年4月1日,《2012年金融服务法案》生效,宣告英国新的金融监管框架正式建立,确立了英格兰银行负责货币政策、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监管的核心地位,形成由审慎监管局和金融行为局构成的“双峰”监管模式。

具体架构是:在英格兰银行内部成立金融政策委员会(FPC),负责宏观审慎监管,下设审慎监管局(PRA),与单独设立的金融行为局(FCA)一同负责微观审慎监管,直接监管英国约27000个各类金融机构。
其中,审慎监管局对各类金融机构进行审慎监管,确保金融系统稳健发展,主要监管银行、存款、保险、信贷和大型投资机构;金融行为局负责对金融机构的业务行为实施监管,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构建信息透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监管对象为其他金融企业,例如中、小型投资机构、保险经纪、基金等。两者相互协调合作,并受FPC的指导。
被监管的监管者:三大委员会组成的英格兰银行组织架构
2015年以来,英国当局对改革后的金融监管体系进行了更全面审视,认为两年多来,新的金融监管体系总体运行良好,但仍有待改进:
一是审慎监管局作为英格兰银行的附属机构,微观监管措施和宏观审慎政策之间的协调成本依然偏大。
二是英格兰银行监管职责不断加重,需要加强监督、问责和治理。
为解决以上问题,2016年5月4日,英国议会颁布《2016年英格兰银行与金融服务法案》,这标志着由货币政策委员会、金融政策委员会和审慎监管委员会共同组成的英格兰银行组织架构正式形成,也预示着英国因金融危机而形成的审慎监管局和金融行为局的“双峰”监管在2016年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这次的金融监管改革重点主要体现在强化对英格兰银行的治理及问责,终结审慎监管局的从属地位,允许审计办公室对英格兰银行资金使用效率及效益进行监管审查,同时全面推行高管及认证机制确保金融服务业高管人员为其监管失败负责。
《法案》将审慎监管局完全整合进英格兰银行内部,不再作为英格兰银行的附属机构,而是设立审慎监管委员会(PRC),强化央行审慎监管职能。同时设立货币政策委员会(MPC),形成货币政策委员会、审慎监管委员会、金融政策委员会负责货币政策、微观审慎监管和宏观审慎管理职能的框架。

2016年后的英国金融监管框架
回看英国金融监管路径,在全球主要中,英国金融改革真可谓力度更大、反应更快,其模式的明显特征是由“超级监管者”转向“超级央行”。
在反思2008年金融危机教训的基础上,英国以增强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在金融监管体系中的地位为主线,围绕构建“双峰”体制下的监管机制,不断强化着中央银行实施金融监管和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
尽管要追求英格兰银行这一央行的独立性,同时又要避免英格兰银行滥用垄断的货币发行权和金融监管权,英国议会和财政部依法对英格兰银行保持密切监管,发挥监督的作用。
伦敦金融城
伦敦金融城是伦敦市中心的一个特定区域,面积仅有一平方英里(约合2.59平方公里),这里聚集了全世界繁忙的金融交易。全世界35.8%的每日外汇交易、70%的国际债券交易、19%的跨国贷款在这里进行。
800年前,伦敦金融城就是伦敦,现在的大伦敦是在金融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在,这里则成了英国金融业的核心区域,是英国金融业的代表。
独特的政府地位
比起纽约的华尔街,伦敦金融城虽然属于伦敦的一部分,但它的管理是相对独特的。它和伦敦市保持着既独立又合作的关系。
比如,伦敦金融城的市长,是一个荣誉性职务,每年通过选举产生。市长的责任是代表英国政府向世界宣传英国的金融服务,并接待来访的各国政要,在出访海外时,其级别相当于英国内阁部长。
伦敦城的警务由独立的金融城警察(City of London Police)负责,而大伦敦其他地区则由伦敦都市警察(Metropolitan Police Service)负责。
金融城还有大伦敦不具备的历史优势。比如,管辖整个英格兰和威尔士的中央刑事法院位于伦敦金融城境内。至今中央刑事法院驻地老贝利的房屋产权仍为伦敦金融城政府(City of London Corporation)所有,并且整个法院的运作都由伦敦金融城政府出资并管理。
上述这一切的独特性,源自于伦敦金融城的历史。伦敦金融城政府是英格兰地区古老的地方政府,其根源可追溯至中世纪时代。即便是英国威斯敏斯特议会也是基于金融城的政务议事厅(Court of Common Council)发展而来的。
金融城政府不仅拥有独特的管理权,还拥有巨大的财富。从一开始,金融城政府就进行了大量的土地投资。从中世纪到斯图亚特王室(Stuart)时期,英国王室经常要向金融城政府借钱,来进行国内及海外政策的落实。
现在的伦敦金融城政府,既是金融城的管理者,又能像商业机构那样进行投资。
金融城政府有专门负责房地产投资的部门,在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后的低谷期到如今的6年间, 金融城优质写字楼的租金从约35英镑/平方呎上涨到60~70英镑/平方呎,涨幅近50%, 空置率也从12%下降到了7%左右。这是由于尽管银行业受挫,但是保险、法律、海事及资产管理等行业则发展良好。金融城政府将这些土地入股,和开发商或金融机构一起投资办公楼,然后再将其出租获利,这是他们典型的投资模式。
三大职能
正是因为历史地位的独特,再加上几百年来投资所得,伦敦金融城政府有着其他地方政府所不具备的巨大自主权。他们可以自主地选择发展思路,不必为招商引资所困扰。
总的来说,金融城政府的职责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支持和提升金融城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位置;
2.为金融城内的居民、工作人员和游客提供各种基础服务;
3.为伦敦及全英提供高附加值服务,包括支持各种艺术和经济复兴等。
英格兰银行
早期的英格兰银行只是英国政府的“钱袋子”。
300 多年前,英法激战正酣,庞大的战争开支早已将英国政府的财政收入消耗一空。为筹集更多军费,急需用钱的英国国王和议会迅速采纳了一位叫威廉·佩特森的苏格兰商人的提议一一成立一家可向政府贷款的银行。
于是,1694 年7 月27 日,伦敦城的1268 位商人合股出资,正式组建了英格兰银行。此后的短短11 天内,英格兰银行就为政府筹措到120 万英镑巨款,极大地支持了英国在欧洲大陆的军事活动。
刚刚成立的英格兰银行只算得上是一般的商业银行一一发行钞票、吸收存款、发放贷款,那时的商业银行都能办理这些业务。不过,英格兰银行一开始就与政府维系着一种特殊而密切的关系一一一直向政府提供贷款,负责筹集并管理政府国债,还逐渐掌握了绝大多数政府部门的银行账户。正是凭借这一关系,英格兰银行的实力和声誉迅速超越了其他银行。
到1837 年,英格兰银行不但安然挺过当年的银行危机,还拿出大笔的资金,帮助那些有困难的银行渡过难关, 这也成为英格兰银行充当“贷款人”角色的开始。
1844 年,英国议会通过《银行特许法》,让英格兰银行在发行钞票方面享有许多特权。自此,英格兰银行逐渐退出一般性的商业银行业务,专注于货币发行,并开始承担维护英国金融市场稳定和监督其他商业银行的职能。
1928 年,英国议会通过《通货与钞票法》,使英格兰银行垄断了在英格兰和威尔土地区的货币发行权。
到1946 年,英国议会通过《英格兰银行法》,赋予英格兰银行更为广泛的权力,使它可以按照法律对商业银行进行监督和管理(后来这项职能移交给1997 年10 月成立的金融服务局),英格兰银行终于名正言顺地成为英国的中央银行。
英格兰银行在目前一直都充当着英格兰政府的银行,对于英国货币的政策进行负责,该银行主要的职能就是机构分政策和市场,金融结构和监督业务和服务。
英格兰银行的权力机构是董事会。由于英格兰银行在1946年被国有化,政府成为银行的股东,现在,银行的董事们都由政府提名、女王任命。董事会每周和每月都举行例会,讨论并制定相关的重大战略和政策。日常事务则主要由执行董事负责。
在金融史上,英格兰银行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绘就中央银行历史的代表性的素材。》》银行职员备考FRM一二级通过经验分享
老牌金融帝国,国际金融中心化
伦敦自19世纪起,便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下,领先世界各国各地,获得了大量的财富,主导世界的发展数百年。虽然后来被纽约所超越,然而,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仍在,甚至在2016年3月,伦敦击败纽约,排名世界第一位。
完善下表,48小时内查收全套FRM备考资料
.jpg)
FRM全球微信群入群方式:添加FRM小助手微信“FRM201605”即可邀您入群 ;
FRM官方交流群:392417118(点击直接加群)
▎来源金程FRM,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金程FRM。原创文章,欢迎分享,若需引用或转载请保留此处信息。
相关标签 FRM一级